​系统推进上海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可持续发展-凯发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凯发官方网站 > 信访 >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来源: 上海政协 作者:佚名 浏览量:0

  

  市政协常委、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体育学院原院长陈佩杰;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陈瑜;尚体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龙反映,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是上海体医融合先行先试的产物。2018年,首家创新融合党建红色元素的社区型长者运动健康中心在杨浦区殷行街道成立,2021年,上海市首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正式揭牌,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市各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全覆盖。在深度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扎根社区,通过运动康复与营养辅助等手段,在社区老年群体慢性病诊疗救助、健康普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上海在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推进过程中,面临一些障碍和难题。

  一是缺乏全局性的建设规范和运营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上海虽已出台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导则》,但尚缺乏全局性、整体性的建设规范、运营指导意见等。当前,仅有虹口区制定了区级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指导文件,杨浦区制定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服务标准文件,其他区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扶持手段不足。相较之下,浙江、湖北已围绕运动健康中心类似载体进行了系统性的制度探索,尤其是浙江已将社区健身房纳入“健康浙江”考核体系,推动建成了3000多个社区健身房。

  二是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全市94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仅有5家,面积在100-200平方米的有35家,半数以上的面积不到100平方米。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配备的运动设施,智能化改造难度大,难以实现设施设备与运动处方库的互联互通。此外,社区运动健康师等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目前社区普遍采取社工、医务志愿者等满足长者运动健康中心的人员需求。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加强社区运动健康师建设,上海体育学院培训了约300名健康师,但目前全市社区运动健康师缺口在600名以上。

  三是现有经营模式长期难以为继。上海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主要委托给第三方运营管理,已建成的94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中,有71家由第三方运营,其他由22个街道和1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运营。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采取免费或低收费(99元/月,可使用体育消费券抵扣30元)运营模式,对于第三方运营团队来说,市场运行效果不足,长期下去或将面临难以维持收支平衡的发展困境。

  由此,建议:

  一、强化制度支撑,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制定《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实施,为老人提供就近、就地、便捷、智慧的运动健康服务,以政府采购形式,降低老人体育健康支出,推动社区老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鼓励各地按照区域特点和人口总量合理布局建设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逐步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场地、人员、服务、评价等细化配套政策,分类出台针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财政补助标准,出台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与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商业中心等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等。

  二、升级设施设备,加快专业人才供给。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设备进行智慧化改造,建设上海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物联网系统,打造运动健康大数据平台,汇集、整合、共享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数据,为“健康上海”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医学、体育学、营养学等多学科力量,针对上海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开展运动干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面向医院、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和相关科研工作者共用共享。体育主管部门、体育科学学会和高等院校等联合进行社区运动健康师培养,在上海医学类、体育类等专业推广运动健康师课程;鼓励基层社区医生在职培训期间加强运动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集运动营养、科学健身、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主动健康新模式,满足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专业人才需求。

  三、探索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民政部门、体育部门联合发改委制定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运营和收费指导意见,在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运营初期,以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等形式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发挥专业优势,承担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运营管理,支持向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授权相关社会力量提供运动干预、运动康复等增值服务,提高收益和自我造血能力,推动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shszx.gov.cn/shzx/sqmy/content/33ef83be-80b3-4f5a-8314-5e84528b9d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凯发官方网站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凯发官方网站的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网站地图